說起津巴布韋電影,,我們都知之甚少,。在各大電影節(jié)上,我們幾乎沒有看到與之有關的獲獎紀錄,,在各國電影市場上,,我們更是很少聽到來自津巴布韋的賣座影片。然而,,當我們走進津巴布韋電影產業(yè)的核心時,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它并非如我們想象的那般低調、沉寂,。其實,,它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構建著津巴布電影的圖景。
在來到津巴布韋之前,,我們關于這里的了解,,僅僅停留在它古老的歷史與天然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想像之中。多年來,,無數(shù)專家,、學者、作家,、游客都將大量的筆墨潑灑在這座廢棄的石頭城里,,流連于這些天人造物、充滿靈性的美景之間,。然而他們對于電影的描述卻極其吝嗇,。我們只能在一些零星的新聞報道中,尋到一些有關電影的信息,。究竟津巴布韋電影產業(yè)是被我們所遺忘的角落呢,?還是這里的電影資源過于匱乏,,不足掛齒呢?帶著這樣的疑問,,我們開始了尋訪津巴布韋電影的旅程,。
想要找尋電影的痕跡,我們一定要到哈拉雷來,。作為津巴布韋的經濟文化中心,,首都哈拉雷成為了藝術家們的聚集之地。
很早就聽說,,津巴布韋的首都哈拉雷有“非洲小巴黎”的美譽,。如今身處其中,我還真感受到了徐志摩詩中那種巴黎的味道,。 “香草在你的腳下,,春風在你的臉上,微笑在你的周遭,�,!北M管這里沒有香草的芬芳,但這些叫不上名字的鮮花卻依然會給你一種恬淡寧靜的感覺,。
談起哈拉雷與巴黎的相似之處,,除了這綠樹成蔭,鮮花爭艷,,處處芳草茵茵的花園盛景之外,,我想能夠將兩座遙遠的城市聯(lián)系在一起的,還有這迷散其間的藝術氣息,。大家一定還對巴黎的街頭藝人記憶猶新,,是他們,,給整個城市憑添了許多躍動的音符與炫麗的色彩,。在哈拉雷,我們同樣能感受到屬于這座城市的旋律與聲音,。不管是這些隨興而動的即興演出,,(飯店前面打鼓)還是這些略帶抽象意味的石雕作品(王寧彤手拿石雕),只要你置身其中,,隨處都能看到津巴布韋人對不同藝術表現(xiàn)形式的精彩演繹,。津巴布韋人對藝術的喜愛是與生俱來的,這其中,,當然也不應該缺少對電影的青睞,。
電影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,最為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龐大的電影消費群體為其作后盾,,而電影消費群體的建立又需要有良好的觀影習慣作支撐,。在津巴布韋,,遍布各地的電影院就為培養(yǎng)當?shù)厝说挠^影習慣提供了前提條件,再加上低廉的票價,,周到的服務,,影院的上座率可謂是越來越高。
津巴布韋小姐:電影院幾乎是年輕人和男女朋友周末在一起經常去的地方,尤其是在周六(隨后,,她繼續(xù)介紹電影院里的電影海報及上映電影)
王:你是來看電影嗎?
采訪者:是的
王:多長時間來看一次
采訪者1:一周兩次.很多了
采訪者2,、一周兩次,與朋友來
一周兩次的觀影頻率,,已經足以證明津巴布韋人對電影的喜愛,。當?shù)厝顺说接霸豪镉^看電影之外,他們也可以買DVD帶回家去獨自欣賞,。在這個規(guī)模不大的集市上,,混雜在各色小販之間,我們也看到了這樣一個出售電影DVD的攤位,。
這里賣的大多數(shù)都是歐美電影,,沒本土電影。
電影院里,,DVD貨架上缺少了本土電影,,我們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。經過長年的斗爭,,恢復自由之身的津巴布韋,,百廢待興,一個全新,、完備的國家體系正待建立,。作為文化產業(yè)的一個重要分支,電影也成為國家的重點扶植行業(yè),。津巴布韋電影業(yè)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出現(xiàn)的,。短短三十多年的時間,津巴布韋電影人從零做起,,不斷擴充,、完善著自己的電影事業(yè)。在津巴布韋電影局,,我們見到了津巴布韋國際電影節(jié)基金會主席納凱·瑪特瑪女士,,在她的帶領下,我們參觀了這里的電影工作室,。
女士講她們的工作環(huán)境,,后期剪輯室
主持人:津巴布韋每年生產多少部電影?
基金會主席:一般是2到3部,,我們也有電影實驗室,。
普通的電影制作設備,、不算多的電影產量,這與一個成熟的電影創(chuàng)作機構相比的確還有不小的差距,。然而,,津巴布韋電影人對本土電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。他們本著放眼未來,,打造良好電影創(chuàng)作環(huán)境的態(tài)度,,踏實穩(wěn)健的構筑著自己的電影夢想。盡管津巴布韋電影產業(yè)還處于萌芽階段,,創(chuàng)作能力有限,,但他們依然用國際眼光、苛刻條件來對待自己的電影創(chuàng)作,。交談中,,納凱·瑪特瑪女士就提到了他們對電影短片創(chuàng)作復雜的審查過程。
基金會主席:我們會從全國所有提交上來的應征短片中挑選出10到15部,,對它們的原始腳本送去進行修飾和潤色,,這樣就使它們能從一個初步的朦朧設想變成適合拍攝的成熟作品,以把它們作成真正的影片,,等這一步完成送回來后,,我們一般會最后挑選出最多5部電影到外面去實地拍攝,也就是制作成真正的電影,。
對于經過層層把關,,細心研磨之后創(chuàng)作出來的本土電影,津巴布韋電影機構的官員們,,也在積極的為其找尋走向國際影壇的機會,。他們試圖通過參加電影節(jié)的方式,將自己的電影推廣出去,。盡管津巴布韋電影的起點較低,,起步較晚,電影人的創(chuàng)作水準也參差不齊,,但這一點也不會影響他們創(chuàng)作出打動人心的作品,。96年,,一部展現(xiàn)津巴布韋人反殖民統(tǒng)治的電影引起了眾人關注,。
當年,電影《火焰》先后被邀請參加了戛納電影節(jié),,倫敦電影節(jié),,泛非洲電影節(jié)以及臺灣金馬獎等多個國際電影節(jié),同時,,在柏林舉行的非洲電影展上,,它也成為了眾多電影界人士討論的焦點,。《火焰》用寫實的手法,,真實再現(xiàn)了津巴布韋女性在面對關呼國家命運的重大抉擇時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堅強與勇氣
自《火焰》成功走出國門之后,,津巴布韋電影就頻頻在國際市場上找尋自己的位置。反映社會現(xiàn)實,,提示社會問題,,成為了津巴布韋電影人所熱衷的創(chuàng)作思路。在他們手中,,電影就像是一把利器,,直指矛盾的中心。電影《黃牌》就是這樣一部關注青少年成長的影片,。在創(chuàng)作之初,,影片的主創(chuàng)人員通過大量的前期采訪,收集到許多準確詳實的資料,。之后,,他們通過提亞內這個人物將其一一融入到了電影劇情之中。一個青春懵懂的年代,,一個大有前途的足球少年,;一次意料之外的情感失控,琳達懷孕了,,孩子出生了,。面對突然降臨的小生命,提亞內選擇放棄剛剛開始的愛情,,勇敢的承擔起父親的責任,。
電影《黃牌》(背孩子,買奶粉,,換尿布)
電影《黃牌》在上映后不久,,就立刻在非洲各國間引起了廣泛討論。如今,,非洲依然屬于艾滋病高發(fā)地,。如何讓這些孩子們,遠離疾�,�,?如何引導他們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,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,?這是電影《黃牌》引發(fā)觀眾思考的問題,。
與眾多經典藝術電影、驚險刺激的商業(yè)大片相比,,津巴布韋的電影更加務實,。它就像現(xiàn)實生活的一個縮影,,通過鏡頭的力量將許多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放大,引來世人關注的目光,。為了倡導保障女性正當權力,,津巴布韋的電影人創(chuàng)作了許多與之相關的電影�,!恫荨肪褪瞧渲械囊粋代表作品,。這是現(xiàn)代生活觀念向傳統(tǒng)習俗的一次挑戰(zhàn)。在一個生活富足的現(xiàn)代家庭中,,丈夫帕特里克與妻子草都有著各自喜歡的工作,,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環(huán)境中健康成長。然而,,一場意外,,卻打破了這個家庭的和諧。
電影《草》丈夫去世一段
隨著丈夫的突然離開,,草的生活也相繼發(fā)生了變化,。按傳統(tǒng)習俗,丈夫死后,,妻子必需在婆婆家生活一年后,,才能為自己的未來重新打算。在這一年當中,,草相繼失去了原本屬于自己的一切,,汽車、房子,、存折,、現(xiàn)金都被小叔子一一奪走,甚至連孩子的扶養(yǎng)權也被剝奪,�,?粗约旱暮⒆樱艞墝W業(yè)為叔叔放牛,、賣菜,。草心里說不出的難過在朋友與兄弟的鼓勵之下,草學會了堅強,,她要拿起法律的武器,,為爭取自己的正當權力而抗爭。
電影《草》(草勝訴一段)
津巴布韋電影人的務實并不僅僅停留在電影創(chuàng)作環(huán)節(jié)之中,,他們深知電影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培養(yǎng),。為了讓更多的津巴布韋人了解最新的電影發(fā)展趨勢。他們多年來一直延續(xù)著舉辦電影節(jié)的傳統(tǒng),。
基金會主席:我們的電影節(jié)從2000年開始已經連續(xù)舉辦8年了。起源于1998年的津巴布韋國際電影節(jié),。剛一開始的時候我們的目的僅僅是搭建一個播放國際電影的平臺,,讓世界豐富多彩的電影作品能夠在這里向觀眾們展示。這是一項目的明確又有意義的事業(yè),,我們也的確促進了我國電影業(yè)走向進一步繁榮,。
津巴布韋國際電影節(jié),可以說是中國與津巴布韋因電影結緣的最初見證,。早年,,張藝謀導演的《紅高粱》就曾被津巴布韋電影節(jié)授予最佳影片獎,楊亞洲導演的《美麗的大腳》也在津巴布韋婦女形象國際電影節(jié)上獲最佳電影獎,。隨后,,中國電影頻頻出現(xiàn)在津巴布韋電影節(jié)上。
基金會主席:我們每年的電影節(jié)都會有中國電影,。
主席給我們看電影節(jié)的照片,,講《臥虎藏龍》的一段。
津巴布韋的電影人深知,,對于電影后備力量的培養(yǎng),,除了開闊眼界,提高其藝術欣賞水平之外,,最重要的還要建立一個系統(tǒng)的電影教學體系,。津巴布韋有著良好的教育體制,在文盲率普遍較高的非洲,,能夠向津巴布韋這樣保持全國識字人口85%的比率還是及為少見的,。
基金會主席:藝術教育在我們國家是沿襲下來的。而我們理事會所要做的事情是要填補我們在電影發(fā)展上的差距,。
基金會主席:我們成立了電影學校,,教授專業(yè)系統(tǒng)的課程,我們知道還有很多不足,,大家都精誠團結,,不敢有絲毫的懈怠。
在我們的提議下,,納凱·瑪特瑪女士帶我們來到了津巴布韋大學,。津巴布韋大學是這里最有名的一所綜合性大學,早年從這里畢業(yè)的學生都可以直接升入牛津的研究生院,。如今,,這個學術氣氛濃厚的校園里,也開設了影視傳媒專業(yè)。
津巴布韋大學開展了傳媒專業(yè)在影視傳媒專業(yè)的教學樓里,,學生們正在拍攝短片作業(yè),。
學生們正在排練一個音樂劇。 與一個扮演魔鬼的學生交談 排練場里拍攝的場景,。
這是一個具有神話色彩的故事,,現(xiàn)在,老師與學生們正在排練廳里拍攝著其中一場戲,。為了不打擾他們,,我們退出了排練場。在教學樓的走廊里,,我們看到了這個簡單的服裝道具工作區(qū),。
基金會主席:我們精心呵護的短片項目為國家的電影產業(yè)源源不斷地培養(yǎng)和輸送了大量的人才,讓年輕人從我們這里亦步亦趨地模擬電影實際生產創(chuàng)作的流程,。
基金會主席:非洲有著鮮活的歷史和現(xiàn)實,,絕不是千篇一律的。津巴布韋要加大自己制作影片的出口,,這樣國際上就會了解我們國家的真實情況了,。
建立完善的電影人培養(yǎng)機制,逐步形成專屬于自己的電影文化.借助電影的影響力,還世界一個真實的津巴布韋。這是當前津巴布韋電影人所追尋的目標和奮斗方向,。三十多年來,,津巴布韋電影業(yè)從無到有,電影培養(yǎng)機制逐漸成形,,津巴布韋的觀影氛圍也日趨醇厚,。在如此良性的電影創(chuàng)作環(huán)境中,津巴布韋電影一定會走得更快,,走得更遠,。讓我們一同期待津巴布韋電影的光榮綻放吧。